古早的驻极体耳机系统——先锋SE-100J



        驻极体耳机对于我来说一直是神秘的存在。由于现代几乎找不到新的驻极体耳机,而经典型号不仅少见,老化问题也十分堪忧。另一方面,我对传统静电耳机的评价往往不高,考虑到驻极体耳机和传统静电耳机的相似性,起初的我对驻极体耳机几乎没有兴趣。
        偶然的是,我借了一套先锋SE-100J,即先锋SE-100耳机和先锋JB-100适配器组成的套装。据说,SE-100是目前可考据的最老的消费级驻极体耳机。令人惊讶的是,虽然是1971年上市的耳机,振膜仅4um厚,频率响应却号称高达35000Hz。按当时的角度看,这些数据可以说是次世代,让我十分惊讶。因此,我想试试它。

        SE-100的外观具备现代耳机的基本特征。乍一看,我不会觉得它过时,而且有点酷,时下的先锋旗舰耳机SE-Master1的外形似乎就有些SE-100的影子。可调角度的两件式头梁让我想起了森海塞尔HD25,可以增加佩戴的稳定性。侧梁长度调节依靠无级的滑片,至今也是很常见的设计。
        我借的这副SE-100包括某不知名类皮耳罩,而没有原装的硬质类皮耳罩,因此,声音大概会和原装情况有些区别。不过,佩戴比较舒服,对于我来说重量适中,夹持力几乎是正好,比几乎同时期的SE-50、SE-305等动圈耳机强的多。当然,夹持力或由于外因而变化。耳机线是不可拆的设计,似乎由尼龙材质包裹。特别的四针插头可连接JB-100适配器。
        无源的JB-100适配器的作用是将SE-100转接至功放,以外形以木材质为主,我觉得较SE-100更有那个年代的审美感。此外,它有三档增益可调。它的内部主要由保护电阻和升压变压器组成,由于振膜无需外部极化,所以不用像常见的静电耳机那样需要一个偏置输入。

        起初,我将SE-100J通过临时制作的转接线接到手机。虽然JB-100的增益处于最大档,SE-100的声音依然很小。即使如此,声音特点依然不算太朦胧。但为了充分驱动,我借用另一个朋友的ESOTERIC N-01XD网络播放器搭配Woo Audio WA5耳放驱动SE-100J,此时,即使JB-100在最大增益,仍需要将WA5的音量旋钮转到约11点位置才足够响。
        虽然这副SE-100并不是原装耳罩,且主人说振膜状态欠佳,但对于我来说,它比相当一部分传统静电耳机系统更好。乍一听,虽然它也有很少的低音与比较明亮的中高音,我觉得它不像是静电耳机,由于其丰沛的厚度与明显的声场纵深。对于我来说,STAX SRM-1驱动的一些“EarSpeaker”中低端耳机往往过于欠缺厚度和声场,而SE-100J在上述台机系统中基本没有这样的问题。顺带一提,用手机驱动SE-100J时虽然还有较易辨识的声场纵深,但明显缺少厚度。需要补充的一点是,主人表示SE-100配合原装耳罩时也会有单薄的声场,虽然我无法确定,但我认为SE-100的潜力是值得被信任的。
        清晰度经常被认为是传统静电耳机的强项,而作为驻极体耳机系统的SE-100J感觉也不错,虽然有明显的涂抹感,但音乐中的各个元素还是较易辨识,我觉得和SRM-1或SRD-7驱动的一些“EarSpeaker”中低端耳机可以大致持平。但尤其是较新的“EarSpeaker”经常带来较细的声像和尖锐的高音,SE-100J没有这样的问题,即使是听fripSide的早期作品,虽然有类似“EarSpeaker”的柔滑感,但不会有很刺耳的感觉。说实话,我觉得这也有可能是欠佳的状态导致的,因为高音有一些奇怪的阻尼感。它的速度感也不太好。
        总体来说,这像是一种介于传统静电耳机和动圈耳机之间的体验。我不喜欢一部分较新的的“Earspeaker”以及SR-009和SR-X1,但我能轻松地听SE-100J。我觉得这就足够了,作为目前已知最早的消费级驻极体耳机,它做到了超越其意义的性能。

更新履历:
24.06.30凌晨 写毕,第一回发布
24.09.24凌晨 第一次修订,第二回发布